标题搜索

华夏徽茶网

建亭施茶,岳西山区的别样茶俗

莲云西水岭茶亭清乾隆间储光琼倡捐修建

 

       建亭施茶是利益众生的善举,也是在岳西传承千年,经久不息的民俗乡风。

      过去,大凡干道,相隔几十里,甚至几里,就会有人自发的在山腰、坳头建一个茶亭,供过往行人歇歇脚,擦擦汗,喝口茶,看一看风景,恢复一下体力。直至现代,高等级公路联通内外,普通水泥路通村通组,基本以车代步,茶亭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。

 

白帽亭子岭亭

 

       茶亭又称路亭、凉亭、茶棚,形制繁简不一,因地因时而异。大体有亭有屋,有灶有凳,有的还备有床褥铺盖,以供商旅行人不时之需。但也有一些临时性亭棚。临时茶亭多在荒年和青黄不接的季节出现,用以施茶施粥。结构相对简单,有的只用几根竹木、数捆芭茅搭建一个“人”字棚或亮脚棚。施茶(施粥)期限也不很确定,短则数天,长则数月,见势而为。

       笔者调查发现,建国前岳西县一境茶亭就有58处之多。响肠镇内四十里古皖道上,自南而北,就有大关亭、牛眼潭亭、五星庙亭、沙岭头亭、清峰岭亭、板桥街亭、塔儿岭亭七座。冶溪坂有罗铺亭、白石坳亭、九老亭、马踏岭亭。衙前至主簿、姚河一线,有叶畈亭、罗成墩亭、桃岭亭、七里冲惜冤亭、中畈亭、大歇岭亭、马石亭、梯岭头亭、朱砂岭亭等。建国初,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,本县民政部门对部分茶亭进行过拨款修缮,上世纪70年代,尚有不少存在。方志载,1985年,全县享受政府补贴的茶亭44座。

 

响肠半岭茶亭民国16年(1927年)请寨王永奎支下捐建

 

       历史上的茶亭全为公益性质,不收茶水费,设立方式大抵有宗族建、寺庙建和善户建三种。

       宗族建,一般由当地旺族有威望的人牵头(称“首事”或“纠首”),组织相关公堂(姓族支裔团体)、社会组织、名流大户,以及周边民众,筹集银两,购买亭基,建造亭房,请人长期烧水施茶。也有人直接捐赠土地、山场,供茶亭永久使用。白帽镇余河野溪冲水口永宁桥上的“花亭”, 清乾隆三十五年(公元1770) 始建,光绪三十三年(1907)守望会重修。《太湖县志》(道光版)记:“永凌桥(亭),县北南庄野溪冲口,乾隆三十五年监生祝庆捐造”。重修碑记,建桥亭首事是“守望会”祝宪章等。建于清道光十六年(1890)的响肠塔儿岭茶亭,当地王氏家族牵头,成立“茶局”,承办筹建事宜。茶亭《文公碑记》、《茶局捐名碑》记,亭基由王维新支下王经济、王味燮、王味羹捐献,当地民众捐款62笔,368千文。位于中关碎石岭与响肠半岭交界处的请寨新亭,由王永奎后裔于民国十六年建。亭碑载:“我王氏永奎公裔,环居左右,爰率公私集资,代型公捐地点,创亭煎茶”。连云乡腾云村大西组西水岭茶亭,系当地储、王、刘、汪等姓族人员,于清道光二年(1822)筹资建成,又于民国十二年(1923)重建。1981年前后,一位储姓老母仍在义务为茶亭烧茶。

       寺庙建设并管理的茶亭在岳西很多,这与禅宗尚茶有关。如白帽亭子岭亭(尚在。属广佛庵),莲云黄沙岭亭(尚在。属大仙殿),温泉桃岭头亭(无存),毛尖山王婆坳亭(无存),店前河东茶庵亭(已废)、马玉坳亭(已废),白帽南庄镇龙庵亭(已废),田头雪山庵亭(已废)等,均属寺设。寺设茶亭,多是“前亭后庙”格局,施茶事宜由僧人或居士承担。

 

塔儿岭茶亭碑光绪十六年响肠天堂王氏家族捐建

 

       善户建亭在岳西茶亭中也占一定数量。位于司空山北麓的白石村的九老亭,为乾隆年间白石坳郑氏九位嫡堂兄弟个人初建,道光二十七年(1847)重修。该亭通体石质,高约五米,有穹顶,四角由四根一尺见方、高约丈余的花岗岩柱支撑,飞檐戗角,坚固玲珑,现完好。店前镇徐良村与中心村交界处的凉水亭,民国年间乡贤余凉水建。乱世荒年出现的诸多临时性茶棚(粥棚),也多是个人所设。

       在旧中国,岳西山区经济萧条,交通闭塞,加上天灾不断,兵燹连年,人民生活异常艰辛。建亭施茶的善为,与修桥筑路、收养遗孤、义葬无主尸骸一样,有着重大的现实作用,深得百姓赞誉,也深受史家关注。打开本境旧志和家谱,因上述种种善为被载入其中的比比皆是。如民国九年《潜山县志.人物志》载“储光琼:乾隆间倡捐积善局,给丐埋骼。又捐地基修西水岭茶亭,与王姓合买店基岭,建亭置案施茶,至今未堕。”说他组建积善堂,收葬乞丐尸骨,捐地建西水岭、店基岭茶亭。

【钱子华  岳西县茶叶局原局长】


获取短网址


分享到: 

文章详情,华夏徽茶网,

文章详情-华夏徽茶网

文章详情,华夏徽茶网